會員登錄
帳號:

密碼:

記住我



忘記密碼?

帳號註冊!
茶廠導覽
網站導覽
最新訊息 : 千萬改造百年老茶廠 現代復古風中飄茶香(上)
作者 service 於 2014年01月30日 00:46:01 (4559 次閱讀)

輝煌的黑金,走過半世紀風華;茶鄉的榮景,在耆老口中傳頌。不捨,歷史洗練下的綠建築;重生,復古低調中的新風采。台灣農林,用茶香醞釀大溪老茶廠不朽甘甜。

鄭嘉蕙 

鄭嘉蕙 五年級後段班出生在台北,生長在新聞從業人員圍繞的家庭,耳濡目染培養寫作的興趣。不管職場角色如何變化,始終相信自己是個生活實踐家,一步一腳印,展現熱情將人生活得精采。

 

「大溪老茶廠」原址改造,成為品茗懷舊的好去處

1.「大溪老茶廠」原址改造,成為品茗懷舊的好去處。

日據時代的大溪,是紅茶的重鎮。摘種的小葉種紅茶年產量曾高達600英噸,有「黑金」的封號!品質好到進貢日本天皇、赴英國競賽打天下。時代變遷,茶鄉榮景不再,倒是老茶廠依舊屹立。台灣農林花了兩年的時間規劃再利用,讓老茶廠以低調清新的風貌再度在世人面前昂首。

躋身世界四大名茶的「紅玉紅茶」,是大葉種阿薩姆紅茶和台灣野生茶樹衍生出的「台茶18號」,茶湯清澈亮紅,滋味甘潤濃醇,具有天然肉桂及薄荷香氣

3.躋身世界四大名茶的「紅玉紅茶」,是大葉種阿薩姆紅茶和台灣野生茶樹衍生出的「台茶18號」,茶湯清澈亮紅,滋味甘潤濃醇,具有天然肉桂及薄荷香氣。

在大溪茶廠服務超過20年的林炳宏經理說,隱身在大溪鎮上靜謐小巷的「大溪老茶廠」說來有相當顯赫的背景。建於1926年、占地1,670坪的茶廠,原是日治時代三井合名會社出產「日東紅茶」的基地,當時稱為「角板山工場」(舊名為「工場」)。

在「大溪老茶廠」服務20多年的林炳宏經理,未來要讓附近茶園復耕,再現茶鄉榮景


8.在「大溪老茶廠」服務20多年的林炳宏經理,未來要讓附近茶園復耕,再現茶鄉榮景。

時代變遷,民國44年由「台灣農林」接手營運。原址在45年遭祝融火吻,好在有老蔣總統協助重建,民國48年完成了目前廠房的輪廓。產業移轉,如今,茶園讓竹林和檳榔成為了主角,只剩沒有人氣的廠房徒嘆唏噓。

從珍貴的老照片、歷史文物當中,可以遙想「大溪老茶廠」昔日風光


7.從珍貴的老照片、歷史文物當中,可以遙想「大溪老茶廠」昔日風光。

不願這片寶貴的資產荒蕪,「台灣農林」經過兩年的規畫重整,讓「大溪老茶廠」以低調卻耐人尋味的現代風味重出江湖。現在這兒飄著茶香,還有道盡輝煌歷史的古老機具緩緩運作,人文風情成為烘焙回憶的溫度,坐下來品茗,跟著老茶廠走進時光隧道…。

試茶平台透著低調的人文氣息


2.試茶平台透著低調的人文氣息。

老茶廠再利用,成功的關鍵在保存原味!「大溪老茶廠」原本就是製茶廠,採收回來的茶葉,在這兒經過萎凋、揉捻的製程。兩層樓挑高的建築幾乎沒有更動,藍灰色窗櫺、踩得光亮的水泥地板,都是低調復古的本色,讓訪客感受寧靜舒適,不失自然樸實本色。

在閱讀區可以看書、塗鴉,沉靜心靈


4.在閱讀區可以看書、塗鴉,沉靜心靈。

以黑白色系為主的茶書屋,在普洱茶牆伴隨中,可以靜心品茗


5.以黑白色系為主的茶書屋,在普洱茶牆伴隨中,可以靜心品茗。

林炳宏經理解釋,民國48年重建的「大溪老茶廠」,在能源使用上設計富有巧思。茶菁輸送進廠房,在二樓室內萎凋,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,把一樓乾燥機產生的熱風集中引導到二樓使用。讓這座融合台、日、英式的工廠成為名符其實的綠建築。轉型之後,還是可以看到綠建築的特色,雅緻與樸拙並存、雋永和現代融合。

新闢的靜水區透著天光,迴廊式設計,讓幽靜池畔成為駐足的焦點

6.新闢的靜水區透著天光,迴廊式設計,讓幽靜池畔成為駐足的焦點。

大溪老茶廠小檔案

大溪老茶廠建於1926年、占地1,670坪,原是日治時代出產「日東紅茶」的基地,民國44年由「台灣農林」接手營運,後因茶業榮景不再而一度荒蕪,兩年前台灣農林花數千萬元重新改造,重現茶廠新風貌。

 原文連結網址:http://news.housefun.com.tw/meo/article/10681354428